
【優秀獎】立市之本與志遠之道——解讀“抱樸守本、誠信志遠”
- 分類:理念征文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1-06-27 00:00
- 訪問量:3
2011年春節前夕,在維科公司年度總結大會上,高士軍書記在談及維科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時,多次提出了“抱樸守本、誠信志遠”。
基于對維科的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思考,我認為書記提出的“抱樸守本、誠信志遠”,既是對我們公司文化理念的定位,更應該成為維科公司的一種精神。這種理念和精神,不僅對公司的立足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而對公司的未來發展也必將起到深遠的歷史性的推動意義。
一 哲學意義上的思考
“抱樸守本”思想充滿了老子哲學的意境,老子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抱樸就是要淳樸自然。“守本”則是要守樸實無華之本。 綜觀古今中外,但凡是成熟的公司,其明顯的標志之一就是樸實而不疏狂、歷久而不迷失本真。對于“誠信志遠”,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應該成為公司的一種精神。“人無信不立、市無信則亂”,誠信是儒家所倡導的一個基本思想,中國人自古就重信守諾,“誠信”二字構筑了中國幾千年社會道德和價值體系的根基。守信者得民心,守信者得發展,守信者得和諧。誠信,猶如樹高千丈,卻依賴于樹根的滋養,擁有誠信,腳下才可踏一方凈土,堅守誠信,必有問心無愧的歸宿,播種誠信,企業才能收獲效益的碩果。
二 義利關系上的思考
作為公司要獲取利益這本身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但是在追逐利益中我們也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正確的義利關系。“抱樸守本、誠信志遠”所給出的義利關系,就是要堅持正確的“義”而獲取應得的“利”,這無疑是正確的,也是維科立足與發展所必須堅持不變的操守和原則。我國進入市場經濟之后,由于一些企業沒有堅的守正確的義利觀,選擇一些不正當手段,雖然獲取了不緋的利益,但是作為道義和法制的懲罰,使這樣的企業成為短命的怪胎而在市場中夭折。
三 管理文化上的思考
“抱樸守本、誠信志遠”,是一種理念,也應該是一種精神,這種理念和精神應該積淀成為維科公司作為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只有每個維科人都認真的接受這種核心價值觀并迸發出工作的激情和創新精神,將“抱樸守本、誠信志遠”作為一種自覺行為,那么公司才能有不竭的發展動力,才能使維科公司立足市場而經久不衰。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哲學告戒我們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夯實厚重的基礎,才能放飛更高遠的夢想。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